•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调查报告,三篇,幼儿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三篇[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03 10:46:14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文...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一篇

      摘要: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形象,有利于培养明文有礼的下一代,形成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调查报告;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23)01-282-0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经济发达和物质文名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存在着不可小觑的问题。在一些纪录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风景秀丽的旅游胜迹,在没有游客到来之前,还是十分干净清新的,可是当游客陆续散去时,却往往发现景区周围垃圾遍地,好一片狼藉。就是在我们身旁,也不免发现有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公民礼仪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文明古国,且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我们应该严肃的对待诸类现象并且加以改正。

      然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是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状况又是如何?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文明礼仪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园幼儿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加强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园于今年6月4日对本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把幼儿在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加强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育人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严谨、合理、客观、有效,也是更为细致和深入和科学的了解我园礼仪教育的现状以及幼儿礼仪的现状,包括重视程度和如何实施开展礼仪教育的问题,我们牙克石市中心幼儿园幼儿(小班90人,中班100人,大班10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文明礼仪现状调查,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年龄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问卷,采取单选的形式,统一发放问卷,从幼儿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等几方面设问,发放并收回问卷共290份,全部真实有效。

      四、调查的步骤:

      1、准备阶段:制订问卷,认真研讨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设计调查方案和制定调查计划。

      2、实施阶段:按选定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审核和整理。

      3、总结阶段: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略),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结果分析

      1、家庭教育中对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文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同时,有一部分幼儿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数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知道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让他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也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2、环境的影响

      多数处在文明环境中的人,也会受到环境整体的影响,不知不觉就能做到文明礼仪;而处在文明环境较差的环境中的人,就更有可能慢慢养成不文明的行为。不过,人们之所以会做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免不了是因为自己的“不拘小节”所致。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文明、不道德的,但却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利益,而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在短时间内方便了自己,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破坏了公共场合的文明气氛。

      六、调查感想与建议

      1、建立并完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体系

      分阶段明确内容,研究年龄、心理特点,寻求最佳幼儿文明礼仪养成途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新课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实进去,体现时代性、完整性、科学性,使幼儿提高对文明礼仪规范的认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建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

      幼儿园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树立家长言传身教并举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帮助和纠正部分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共同帮助、提高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三结合教育途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充分利用教师家访、家长来园的机会,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使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二篇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是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状况又是如何?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文明礼仪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园幼儿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加强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本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把幼儿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加强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育人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严谨、合理、客观、有效,也是更为细致、深入和科学地了解我园礼仪教育的现状以及幼儿礼仪的现状,包括重视程度和如何实施开展礼仪教育的问题,我们对黄桥中心幼儿园分园幼儿(小班30人,中40班人,大班4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文明礼仪现状调查,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年龄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问卷,采取单选的形式,统一发放问卷,从幼儿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等几方面设问,发放并收回问卷共110份,全部真实有效。

              四、调查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制订问卷,认真研讨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设计调查方案和制定调查计划。

              2.实施阶段:

              按选定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审核和整理, 

              3.总结阶段:

      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结果分析

              ◆小班

              1.在“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伙伴打招呼吗”一题中,小班66%的幼儿会主动打招呼问候,3%有时会,30%不会。

              2.在家人来接时,会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的幼儿是70%,有时会的幼儿是7%,23%的幼儿不会说。

              3.在能说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中,有46%的幼儿能,26%的幼儿有时会,26%的幼儿不能。

              4.会主动和朋友分享玩具、会谦让的幼儿是52%,有时会的幼儿是48%。

              5.起床后或睡觉前会对爸爸妈妈说“早上好”、“晚安”的幼儿是22%,有时会说的是56%,从来没有说过的是22%。

              6.在家中吃饭时会独立吃饭的幼儿是66%,家人喂不喂不吃的是20%,挑食喜欢吃零食的是13.4%。

              7.接电话时会说“喂,你找谁”的幼儿是30%,会说“谁呀”的是36%,“您好,请问您找哪一位”的占33.3%。

              8.每天会自觉刷牙的幼儿是56%,要父母帮助的40%,经常不刷的是3%。

              9.吃饭前会洗手的幼儿是93%,经常忘记洗手的是7%。

              10.能够按时起床和睡觉、会自己穿脱衣服的是86.7%,有时能做到的是7%,做不到的是6%。

              11.孩子能否独立上厕所,基本能做到的是90%,有时能做到的是6%,做不到的是3.3%。

              12.孩子能正确搬运椅子(双手搬运轻拿轻放),能做到的是86%,不能做到的是10%,有时会的是3%。

              13.孩子是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能做到的是83%,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13%。

              14.孩子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能做到的是67%,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27%。

              15.您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否节约用水,能做到的是70%,不能做到的是6.7%,有时会的是23.3%。

              16.孩子在离园前是否会主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能做到的是90%,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6.7%。

              17.孩子的坐姿是否端正,能做到的是66.7%,不能做到的是33.3%。

              ◆中班

              1.在“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伙伴打招呼吗”一题中中班30%的幼儿会主动打招呼问候,67.5%的有时会,0.25%的不会。

              2.在家人来接时会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的幼儿是40%,有时会的幼儿是52.5%,0.75%不会。

              3.在能说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中,有0.75%的幼儿能,50%的幼儿有时会,42.5%的幼儿不能。

              4.会主动和朋友分享玩具、会谦让的幼儿是0.5%,有时会的幼儿是60%,不会的是35%。

              5.起床后或睡觉前会对爸爸妈妈说“早上好”、“晚安”的幼儿是12.5%,有时会说的是25%,从来没有说过的是62.5%。

              6.接电话时会说“喂,你找谁”的幼儿是17.5%,会说“谁呀”的是45%,“您好,请问您找哪一位”的占12.5%。

              7.在家中吃饭是会独立吃饭的幼儿是17.5%,家人喂不喂不吃的是45%,挑食喜欢吃零食的是12.5%。

              8.家中会主动帮助父母做简单家务的是0.75%,有时会的是27.5%,从来没有的是65%。

              9.能够按时起床和睡觉,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的是10%,有时能做到的是55%,做不到的是35%。

              10.家中来客人时能做到人情礼貌,大人讲话不打扰,基本能做到的是10%,有时能做到的是55%,做不到的是35%。

              11.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能做到的是0.75%,有时能做到的是50%,做不到的是42.5%。

              12.能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能做到的是25%,不能做到的是67.5%,有时会的是0.75%。

         13.父母长辈生病了会很懂得照顾家人,嘘寒问暖,尽心照顾的是0.25%,有时会帮忙照顾的是35%,不闻不问的是62.5%。

              14.乘车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经常会做到的是0.5%,不能做到的是35%,有时会的是17.5%,很少的是42.5%。

              15.在与人交往时说脏话,经常的是22.5%,从不说的是25%,有时会的是25%,很少的是22.5%。

              16.与邻里小朋友相处能友好相处,经常的是17.5%,从不的是10%,有时会的是25%,很少的是25%。

              ◆大班

              1.在“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伙伴打招呼吗”一题中大班12.5%的幼儿会主动打招呼问候,15%有时会,72.5%不会。

              2.在家人来接时会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的幼儿是12.5%,有时会的幼儿是22.5%,65%不会。

              3.在能说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中,有5%的幼儿能,7.5%的幼儿有时会,87.5%的幼儿不能。

              4.会主动和朋友分享玩具,会谦让的幼儿是10%,有时会的幼儿是7.5%,不会的是82.5%。

              5.愿意独立睡觉,会对爸爸妈妈说“早上好”、“晚安”的幼儿是0%,有时会说的是7.5%,从来没有说过的是92.5%。

              6.接电话时会说“喂,你找谁”的幼儿是47.5%,会说“谁呀”的是45%,“您好,请问您找哪一位”的占7.5%。

              7.在家中吃饭,会怎样做?能安静地独立吃饭的占0%;家人喂,不喂不吃的占12.5%;挑食、喜欢吃零食的占87.5%。

              8.家中会主动帮助父母做简单的家务,如“端饭”、“扫地”等,经常会的占0%,有时会的占7.5%,从来没有的占92.5%。

              9.能够按时起床和睡觉,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基本能做到的占2.5%,有时能做到的占20%,做不到的占77.5%。

              10.家中来客时,能做到热情礼貌,大人讲话不打扰,基本能做到的占5%,有时能做到的占20%,做不到、人来疯的占7.5%。

              11.父母长辈生病了,会很懂事地照顾家人,嘘寒问暖、尽心照顾的占0%,有时会帮忙照顾的占72.5%,不闻不问的占87.5%。

              12.见到有垃圾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吗?会的占7.5%,有时会的占12.5%,不会的占80%。

              13.孩子是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能做到的是7.5%,不能做到是77.5%,有时会的是15%。

              14.孩子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能做到的是12.5%,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27%。

              15.您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否节约用水,能做到的是70%,不能做到的是6.7%,有时会的是20%,有时会的是67.5%。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园幼儿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是良好的,能正确使用文明用语,爱清洁,讲卫生;别人讲话不随便打断,不乱插嘴;和同伴能友好相处,能同情关心和乐于帮助别人;遵守各种行为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文明礼仪越来越好。但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中对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文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同时,由于我们幼儿园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和农民工外来子女,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知道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让他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也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随意、拖拉、不讲卫生、不拘小节……有的连基本的交往礼仪都不太会。家长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有孩子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只有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二是环境的影响。

              多数处在文明环境中的人也会受到环境整体的影响,不知不觉就能做到文明礼仪;而处在文明环境较差的环境中的人,就更有可能慢慢养成不文明的行为。不过,人们之所以会做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免不了是因为自己的“不拘小节”所致。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文明、不道德的,却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利益,而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在短时间内方便了自己,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破坏了公共场合的文明气氛。要避免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面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我们要去积极劝阻,及时制止这些行为的发生,要多去宣传文明礼仪对人的重要性,使人们对文明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六、调查感想与建议

              1.建立并完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体系。

      要分阶段明确内容,研究年龄、心理特点,寻求最佳幼儿文明礼仪养成途径。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新课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实进去,体现时代性、完整性、科学性,使幼儿提高对文明礼仪规范的认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建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

              幼儿园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树立家长言传身教并举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帮助和纠正部分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共同帮助、提高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良好的环境不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要与家庭、社会文明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充分利用教师家访、家长来园的机会,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使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习惯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礼仪教育。同时我们也应在幼儿园内创设相应的环境,如在走廊、楼梯张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悬挂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文明礼仪的儿歌等,让幼儿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

              3.找准科学的方式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课题组要让幼儿进行条件反射的形成,采取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那就是利用童谣,耳熟能详,每天诵读,日渐熏陶,让幼儿能在传唱的过程中将童谣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律。要让中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让社会变成文明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牢记,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习惯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礼仪教育。同时我们也应在幼儿园内创设相应的环境,如在走廊、楼梯张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悬挂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文明礼仪的儿歌等,让幼儿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

              3.找准科学的方式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课题组要让幼儿进行条件反射的形成,采取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那就是利用童谣,耳熟能详,每天诵读,日渐熏陶,让幼儿能在传唱的过程中将童谣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律。要让中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让社会变成文明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牢记,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三篇

      孩子们在小班度过了一年愉快而充实的集体生活。在一日生活中无时不刻的渗透着我们的礼仪教育。而礼仪教育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心旷神怡。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见面主动问好、不挑食、不剩饭、双手搬椅子、爱护公物、随手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引导幼儿学礼仪,讲礼仪,重礼仪。现在将本学期礼仪教育总结如下:

      一、把礼仪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1、问好活动:在晨间和晚上接园时,我们和幼儿进行简单的礼貌用语交流,让幼儿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中,见到老师或者不认识的来园参观的客人也要主动问好,增强幼儿的文明意识。

      2、区角游戏: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相互关心、互相照顾,知道玩玩具要懂得谦让,乐于分享,这样你才会有很多的朋友愿意和你一起玩耍。

      3、进餐、盥洗: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指导幼儿独立进餐,进餐时不讲话,不浪费食物。教师和幼儿共同进餐,为幼儿树立榜样,不挑食,不捡食,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自己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地面。通过一些朗朗上口的小儿歌,让幼儿在说和玩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二、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

      1、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的能力,由于我们班的班级特色是礼仪教育。我认为,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素养,从美的良好文明礼仪氛围开始,从而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特色活动,我们积极开展了《就餐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我会交朋友系列活动》、《爱护公物系列活动》等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加上父母过度爱护他们的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积极鼓励幼儿从小事做起,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整理被褥等,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三、家园共促礼仪文明教育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礼仪的教育。因为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差,很容易受人、外界的影响,他们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

      我们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幼儿,教师、家长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成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做到事事严于律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平时也要注意经常检查自己,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要敢于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这一点,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四、缺点不足与改进措施

      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礼仪教育的开展工作,我们是否重视了让孩子学习和背诵,忽略了让孩子去体验和发现了呢?礼仪教育不能只是一味的说教,换个方式,如孩子们钟爱的情景表演、故事讲述等,孩子们是否能更明白其中的含义呢。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文明礼仪走进家庭以及社会活动等一系列内容,努力让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会渗透在孩子的心中,也融入到家长的一言一行之中。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三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