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黎似仲灼霞亭 其二

和黎似仲灼霞亭 其二朗读

久从绿水想朱亭,月挂枝头树挂棂。风静几人闻过雁,光寒惟尔见飞星。

能消笋味先冬日,自舞衫尘慰旧形。我亦依依云影下,感君纯德爱芳馨。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太真名辈许谁如,况是追锋有召车。全越已收文种治,大农能废计然书。

皂囊胆落传应久,白屋神交意不疏。欲买豚肩趋道左,恐烦轩冕狎樵渔。

()

听__漏永,洗银林、梅英半寒收。正蟾辉舒粉,云容缕色,切近妆楼。人在东风伫立,悄悄独凝眸。多少横斜影,萦绕江流。
只有清香暗度,堕髻簪珥玉,曾赋清游。认瑶车冰辙,佳致肯延留。指蓬山、青砂初转,望沧溟、羽佩一同舟。仙娥许,酒渑与我,消尽春愁。

()

曾在西泠,徐稚下、陈蕃之榻。记当日、湖山浓淡,宾徒杂沓。

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几何时、云水竟飘然、携瓢衲。

()

披帷怅有望,出门迟所欲。彼美复来仪,惭颜变欣瞩。

兰艾隔芳臭,泾渭分清浊。去去夫人子,请殉川之曲。

()

兵甲更多难,桑榆迫暮年。

孰能容此老,犹得并诸贤。

()

孝宗嗣南渡,未能骤复雠。痛以陵寝故,哀为祈请谋。

曰请实骄敌,朝廷小可羞。百年既和好,侂胄欲渝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