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老家记忆的说说(精选9篇)

分类:范文大全日期:2024-01-08 21:20:46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一

小时候老家是快乐的童年,是放飞自我的天地;长大以后,老家是蓬勃少年绽放梦想的舞台;现在,老家是充满回忆、忘却烦恼的天堂!记忆中的老家是快乐的。

当阵阵金风吹拂着大地,桂花的幽香又在空气中弥漫,头顶的明月再一次变为圆盘时,我回到了老家,盘算着明天起个大早,去干我最喜欢的——钓鱼!

吃过早饭,我拿起鱼竿去小河边钓鱼。走在乡间小上,两旁有不太高大的树木,清晨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极了,空气里若有若无的桂花香萦绕在鼻尖,我的情格外舒畅。

循着香气,我一路走到河边,空气里突然弥漫着浓浓的香味,可仍找不到桂花。终于,我在头顶的一大片绿叶丛中,看到了淡淡的黄色小花。它藏在树叶后面,如同害羞的少女,用绿色的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那一串串娇小玲珑的花朵,如同一串串小小的铃铛,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桂花树下,鱼儿出奇的多。刚放下鱼饵,就有鱼来吃。我不禁想:原来鱼儿们也喜欢闻桂花香啊,怪不得一上岸就一动不动地醉了。闻着桂花香,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鱼儿醉了,我也醉了。

这些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这就是我的老家。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二

爸爸告诉我,我的老家是成都郫县,更让我开心的是,今年春节,我们就要回郫县过年!

郫县,它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

一月的一个清晨我们登上了开往成都的d222次列车。两边的景物向后飞驰,我一遍遍问爸爸,什么时候才会到,爸爸说晚上十一点。于是家乡给我留下第一个印象,好远啊!

经过一整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回到了成都郫县的黄家大院。院子里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红对联,梁上挂着各种腊肠腊肉,到处洋溢着过大年的气氛。我终于见到了那些我从未谋面的亲戚,他们说着我不太听得懂的话,把各种好吃的往我手里塞,还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姐姐,挨个地向我介绍着这些来迎接我们的人,这是大娘,这是三姨,这二爷爷还有一个五岁的小妹妹,居然要管十岁的我叫阿姨,哈哈,真有趣!我虽然有点懵,但是心里却暖洋洋地,开心极了。我想,家乡的人们真热情!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吃到了一种特别好吃的豆瓣酱,鲜红油润,回味香甜。二爷爷说,这个可是郫县的特产,中国顶尖的调味料之一。有川菜之魂的美称。作为一个吃货,我太高兴自己有这样的老家了。

堂姐姐思其神秘地告诉我,郫县可不止豆瓣酱有名,吃完饭,带你去看另一个好东西。于是我在郫县的蜀绣博物馆里见到了精美绝伦的双面绣,绣品的一面是大熊猫,另一面却是芭蕉叶下的美女,而且你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线头。爱好手工的我立刻问姐姐,能不能教我绣花,思其姐姐说,别急,我们家五姑婆是刺绣高手,等下回去,求她教你一些简单的绣法。我的老家竟是自古以来的蜀绣之乡,这真让我自豪!

每天跟在思其姐姐后面,我很快地学会了几句地道的郫县方言。以后我要多回老家,这样一定能学到更多家乡的语言

这个春节,我一生不会忘记,因为,我找到了我的根!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三

今年我老家下了一场难的一致大雪。家乡的冬天是美丽的,家乡的冬天是寒冷的,家乡的冬天也是茫茫苍苍的。

在那茫茫苍苍的云雾里,飘洒着亮晶晶小雪花。雪花飘洒到山坡上,给山坡盖上舒服的棉被,雪花飘洒到房顶上,给房顶穿上一件厚厚的棉衣,雪花飘洒到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了美丽的银装。

大人们,因为这场雪而恢复了童心。他们用手去刮雪,打雪仗。“啪!啪!……”大家互相扔来扔去。花园里传来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他们用手去推雪球,做雪人。公园里,马路边都站着神态各异的雪人。有几辆汽车上也堆着一个个可爱的雪人。它们像卫兵一样,威武地站立在汽车顶上,招摇过市。我老家的大雪可真美丽!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四

打开手机相册,看着那一张张家乡的照片,我便想起了我那温暖的老家,想起奶奶那慈祥的笑脸。

“叮铃铃”,闹钟响了起来,我像一只刚刚苏醒的蛇,缓缓地坐了起来,穿好衣服喊了一声:“奶奶!”我想奶奶应该是去菜园摘菜去了。我走出家门,坐在小小凳子上,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太阳公公也探出了半个脑袋,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我的脸,让我感觉浑身都很轻松自在。小鸟站在树上歌唱着,小狗小猫在院子中央欢快地跑着。一阵清凉的`风吹来,我感觉凉爽极了,坐在那里边玩边等奶奶回来。

“吱——”是谁呀?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奶奶,奶奶提着满满一篮子新鲜的菜:水灵灵的萝卜,嫩绿的小葱,新鲜的菠菜。我对奶奶说:“奶奶,我帮您提吧!顺便帮您把菜洗了。”奶奶乐呵呵地说:“好呀,我孙子可真勤快!”“因为我也要让您休息一下呀!”我笑着。奶奶也露出慈祥的笑容。我端出一盆水,坐在凳子上,双手放在冰冰凉凉的水上。顿时,我全身都凉爽极了。我把新鲜的水萝卜放上去,它们像个孩子似的,在水中游泳。不一会儿,我就洗完了菜,等待着奶奶做的饭。我从厨房找来从河里捞回来的那条小鱼,扔到院子中央,两只可爱的小猫出现了,他们打起了架,我想应该是为那条鱼,只有胜利的猫才能获得那条小鱼。“白猫获胜!”我像一个解说员,对着它俩喊道。一会儿,我闻见了香喷喷的早饭,便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像一只兴奋的小白兔,看着奶奶大蒸笼里的各种美食,口水都要流下三千尺了。我伸手拿起一个滚烫的馒头,左手倒到右手咬了一口:“真好吃!”奶奶笑着看着我。

就这样,我陪伴了奶奶许多年,有时也会和奶奶一起玩游戏,每天都有不同的趣事。如今,我早已离开了奶奶来城里上小学,但是奶奶的音容笑貌,院子里欢蹦乱跳的小猫小狗,还有那生机勃勃的菜园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五

一年一度的清明临近,母亲便有些坐不住了,因为四年没有回家为姥姥姥爷扫墓,在母亲心中便觉有些不孝;但是母亲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今年的腿痛尤甚往年,车马劳顿怕母亲吃不消。经过我们兄妹三人和父亲轮番游说,终于成功,由我们兄妹代替母亲回家扫墓。

诸事妥当,定在周日出发。但是气象预报说明日雨夹雪,心中便很惴惴,料想明日之程风雨相阻,一路上要吃些苦头了。凌晨五点出发,却发现风平浪静,原先阴沉的天气竟也渐渐散开,透出一抹阳光,不禁唏嘘,敢莫是姥姥姥爷一生良善,地下有知,也在保佑我们少受些苦头。

闲聊了一会,外面义哥已经准备好了车,先办正事吧,先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注:父母是一个村的。爷爷在父亲十岁时就去世了,奶奶据说是我三岁时没的,所以爷爷奶奶只是血缘上的亲人,根本没有丝毫印象,更谈不上感情。)一会来到坟地,农村的坟地其实就是自家庄稼地里腾出一块。先拜祭爷爷奶奶,化纸,行礼。然后拜祭四大爷。四大爷作古很多年了,但是不知怎的,看到四大爷的坟仍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心里酸酸的。坟地后那片桃林,纵横交错,桃枝上已经孕有若干花苞。俯下身子,点燃烧纸,一张两张,心中默语:愿四大爷天国有知,保佑四娘,保佑一家平安……愿四大爷天国安详!

回来的路上,我提议到老宅看看。推开院门,满目荒凉。记忆中的那株枣树已荡然无存,院中凌乱地堆放着许多闲置物品,墙体已经开裂,似乎随时有可能坍塌下来。由于许久没有人住,这座老宅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体力严重透支!哎!再也见不到那株枣树了!它曾经那么茂盛,那么蓬勃,硕果累累。每当我们放暑假的时候,姥姥姥爷还有四大爷就会写信或者托人带口信叫我们回来。姥姥会在第一时间用竹竿使劲的打枣,恨不得一竿下去全打下来!若干年后,姥姥得病过世,枣树也跟着死去了!人们说,是姥姥和枣树有感情带走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开春后竟又奇迹般的活过来了!但只是活了三年,姥爷过世后,它就再也没活过来!

-->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六

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个个难忘的片段呈现在眼前,一个片段,一个故事,因为时间的变迁,同一个地方,不一样的变化。而我对家乡——贵州的记忆却永远是那样的清晰。

印象中的家乡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交通极不发达,每年回去都是要坐好几个小时的火车,到站了还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船才能到村子。由于村子是在山里,大多数的路都不好走,坑坑洼洼。雨天时,就更不安全了,泥泞不堪,每隔几米总会有一个深浅不一的水坑,放眼望去一片“汪洋”,出门一趟,满鞋上都是泥巴。记得有一次,我和父亲去挖竹笋,看见父亲挖出了一个又大又白的竹笋,我高兴极了,想跑过去帮父亲拿竹笋,谁知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了个狗啃泥,而父亲正在一旁呵呵地笑呢。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七

据说,刚出生时,胖嘟嘟的我整天只知道睡大觉,与哥哥、姐姐的性格截然不同。他们在几个月大时,爱哭爱闹,无时无刻不让大人操心。我是吃饱了就睡,从来不哭不叫。奶奶最喜欢的是我,便要把我抱到乡下去养。对于父母来说,少一个孩子,少操一份心。于是,尚在襁褓中的我,在乡下一住就是6年。

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这些年,天真活泼的我对奶奶依恋有加,在奶奶身边完全是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别人见到我,就会说:这娃子真漂亮,她奶奶养得好啊!奶奶听了很得意。奶奶家旁边有一棵小枣树,很小的一棵。一到它结了枣子,我便会呼朋引伴到树上摘枣吃。刚成熟的枣子,还有点青涩,但一口咬下去,依然感受到的是甜汁四溅。小枣树的周围,还有几棵大枣树,但我们就爱摘小枣树上的棗子;不过,小枣树在风吹雨打中也慢慢变得粗壮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理在悄悄发生变化,总觉得与奶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隔阂。奶奶偶尔打来的电话,我再也不愿意接了。过年时,爸爸把奶奶接了过来。刚来时,奶奶用她枯皱如同老树皮的手握着我的手,说了许多话。奶奶很激动,而我只是淡淡地应和着,小时候那种对奶奶的依恋,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了。

奶奶来了后,我虽是想方设法少与她交流,但心里仍然很内疚——她老人家好不容易过来住些日子,我居然连面都不想和她见!我安慰自己——我只是长大罢了,学会独立了,小枣树不也应该这样吗?你喜欢吃枣子,奶奶去摘。她亲切地跟我拉家常,我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机。上次可太险了,我差点儿摔骨折了。我的心猛地一抖。我回头望向奶奶。她神情平静,笑脸让她的眼边现出一圈又一圈水波般的皱纹。薄雾一样的泪蒙住了我的双眼。我轻声地责备奶奶:以后不要去做那么危险的事情了。你喜欢吃啊。你小时候,宁愿躺在小枣树旁也不愿回屋呢。一时间,我呆呆地望着地面,想到自己可笑又无知的表现,固执、盲目地认为自己与奶奶之间根本无话可说,认为我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走进房间,很想大哭一场,为自己的愚蠢而流泪。我愚昧地认为自己长大了,与老一辈之间是有代沟的,是存在隔阂的;也固执地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阻挡自己振翅飞翔。我却忘记了,忘记了曾经的亲人,曾经的家,曾经的`喜喜悲悲那棵孤单的小枣树,也希望有人陪它说说话啊。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八

记忆中的老家不繁华,交通也不便利,条件也不如现在这般好,但它散发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它在我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被巴渝文化包围的老家”

我的老家坐落在长江的南岸,早晨起来,我会和爸爸一起晨练。我们一边晨练,一边看江畔的美景。晨雾笼罩着长江周围,那晨雾像挂在空中的千万条待染的白纱,缓缓地摆动着,在朝阳下变化奇异的色彩,美丽动人。

江岸的风景总是让人难忘,但印象最清晰的却是位于渝中半岛的夫归石。那大大的礁石,在阳光照射下,变得引人注目。只消我一眼便可看到。爸爸似乎看到了我的目光,便指着那块礁石对我说:“那是夫归石,它拥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是这样的,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便来到了当时的江州。江州呢,就是现在的重庆,自从看到了涂山氏之后,涂山氏就和他一见钟情,随后便结了婚。婚后三天,大禹就因为治水而离开了重庆,数年未归。涂山氏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这里等待大禹的归来。但可悲的是,直到死大禹也没有归来。最后,涂山氏在失望的等待中,把自己的`身体融入到夫归石中。

这种浓浓的巴渝文化随着长江水的滚滚流淌包围着我记忆的老家。

“被美食文化和方言文化笼罩的老家”

美食文化在重庆呢,我想每个人一定都会想到火锅。每当重庆湿热的时候,老家总会异常潮湿,婆婆就会做火锅来吃。火锅的由来呢其实是这样的:传说,重庆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只要其内脏,骨,皮并把它们加入装满辣椒、花椒、蒜等辛辣之物的水中,煮而食之,可以饱腹、驱寒,祛湿。久而久之就传承了下来,变得世界闻名了。

一家人在老家的院子里围坐成一团,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十分的和睦。在每一次的火锅盛宴中,大家都会用重庆的本地方言来对话。这时重庆的方言文化也出现了。大家用着“巴适”,“安逸”这种方言来描述着这种美味的食物。

老家被火锅的扑鼻香气和独特的方言所笼罩着。

这一个被美食文化和方言文化笼罩着的记忆中的老家,给人一种浓郁的亲切感。

老家记忆的说说篇九

我乡下老家院子的后面有一片空地。爷爷在那地方种了一片桃树,这就成了桃树园。桃树园里有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坟墓。所以,这片桃树园总是会让我充满想象,想象太爷爷和太奶奶生前的样子,想象他们的灵魂是不也在这一棵棵桃树上。

这桃树在我出生没几个月时就种上了。每年阳春三月的时候,桃树就会长出新芽,嫩绿嫩绿的。慢慢地就开出一朵一朵的桃花,粉粉的,红红的,像朝霞,像红云。我就想那是太爷爷和太奶奶的灵魂吗?但桃花也有飘落的时候,特别是一阵风刮过,那一片片的花瓣儿就纷纷地落地上了,我就想那是太爷爷和太奶奶走了吗?但桃花那怡人的香气让我一直难忘,奶奶说这香气让她做的饭都更香了。

摘桃子时,爷爷怕桃子掉到地上,就会在桃树间绷起一个网袋,这样桃子就不会掉到地上了。摘了桃子,爷爷和奶奶就会往地里埋上几个。爷爷说桃子好吃,也得让太爷爷和太奶奶吃几个。那时我就会想象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模样,想象他们吃桃子时开心的笑容。

秋天时,桃树叶子发黄了,还会纷纷纷落下来。每天都要扫一下,我知道那是给太爷爷和太奶奶打扫卫生呢,爷爷说太爷爷太奶奶一生都爱干净。冬天大雪纷飞时,还要把雪都堆到桃树根部,为的是让桃树吸足水分,让来年的桃树长得更茂盛。等到花开的时候,太爷爷和太奶奶就又会站到桃树的枝头了,那是他们快乐的笑容,也是给我们的祝福啊。

老家的桃树园。是爷爷奶奶的桃树园,是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桃树园。有他们的陪伴,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想象,也充满了上进的力量。

关于老家的树作文八篇

标签:老家   记忆   说说   精选   9篇  

本文永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