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2024年小课题结题报告(优质9篇)

分类:范文大全日期:2023-12-03 15:38:31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一

自从我校学习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之后,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保证了我校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从繁忙而又紧张的室内课堂中解脱出来,参加体育活动,达到真正的育人育体的宗旨。可是,对于一所西陲边缘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团场学校来说,我校的体育设施资源非常有限,根本满足不了现有学生的需求。但是,我校的课程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的空间。可见,合理开发体育活动资源尤为重要。为此,我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正是利用了校内课程资源(包括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加强了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以下是我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与课外体育活动拓展的一些见解:

老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老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大课间体育活动除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各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例如,活动期间,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握,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教导;在编排民族舞蹈的时候,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掌握,也离不开舞蹈教师排练;大课间期间,对于班级秩序的管理,离不开主任老师。可见,开展这些活动光靠体育学科是不够的。此外,还要积极开发校内场所和设施,如图书室、实验室、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

新课程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自己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很好地利用了学生这一重要资源。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兴趣,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我们安排了长短跑,篮球、羽毛球、踢毽、乒乓球、体育游戏等。通过参加活动学生得到了锻炼。小型竞赛是非常适合少年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不仅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活跃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荣誉感及集体主义精神,我们根据季节变化开展比赛,以单项分散为主,有班级队列比赛,小足球比赛,跳绳,长跑比赛,广播操比赛等。同时,创造性的开展一些有特色体育活动,例如:1有趣的瓶子。(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可用砸、滚、拼、搭等方法进行活动。如:保龄球、砸瓶子、换物接力、盖房子、把瓶子当成障碍或目标进行游戏、掷远、套圈等);2神奇的报纸。(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报纸,可用顶、翻、踩、折、掷、踏石过河、纸飞机、过障碍、接力跑、翻斗龙等);3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爬、虾子 退、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4短绳游戏。(每位学生准备一根短绳,可用夹、甩、拉、拼、折等方法;5用短绳做游戏。如:踩蛇尾、抓尾巴、拼图、掷准、拉力赛等);6游戏(贴烧饼、跳皮筋、阳光伙伴等);7长绳。(每班两根长绳,可进行各种方法的长绳练习。如:单人单跳、双人单跳、加减跳、童谣跳、双绳跳等);8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高姿俯卧撑、连续深蹲、原地高抬腿。

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

以上所述是我的一些见解。总之,开发校内课程资源,要遵循实效性、因地制宜等原则,尽可能多地用最少的资金和精力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一切有利于有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培养等等。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中重在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语言习惯,听人说话要认真,倾听要认真耐心,要边听边想,理解主要意思。要坚持说普通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而有礼貌,不理解的地方要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能主动积极的进行口语交际。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学习新课标后,使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口语交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1、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双向互动进行交流,把话表达清楚,让对方听明白。

2、培养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便插话,提建议要委婉,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3、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体现人本主义思想和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多种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开放教学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开拓口语交际训练渠道,让学生时时处处乐于交际;开放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交际;促使教学主体的开放,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善于交际,乐于交际。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已有交际能力的差异,以及《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达成的不同要求。把自己所带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并确立相应的对照班,展开课题研究。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根据课题的需要,查阅、分析、整理小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总结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2、调查问卷法:结合小课题和教学实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水平。

3、行动研究法:在实施课题计划的行动中,注重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对计划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处理,得出研究所需要的结论。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常性地进行反思、交流、讨论、总结,不断提升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时间:2011年5月—2011年12月

(一)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

查阅相关文献,前人关于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家庭背景、学生口语能力、用语习惯等)作问卷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1.9~2011.12)

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举行口语交际教学活动。

准备教学素材,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根据课堂教学方案的内容设定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内容,定期组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检验教学效果。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

(三)总结阶段(2011.11~2011.12)认真总结实施阶段的教学情况,初步形成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撰写实验报告,组织结题。

今年5月份我将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上传于博客后,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指导,通过研究和分析,针对专家的建议,我认真的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和调整。

6月份,在前段做好充分理论准备的基础上,结合小课题和教学实际,给一年级学生和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主要从学生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方面进行调查,为了得到可信数据,所有问卷均记真实姓名。我对本班57名学生的口语交际现状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1、在调查“你喜欢上口语交际课吗?”这一问题时,有76%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很喜欢”,有23%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碰到感兴趣的我就喜欢”,还有1%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

2、在调查“你认为口语交际就是看图说话吗?”这一问题时,3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的,66%的学生认为不是的。

3、在调查“上口语交际课时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话吗?”这一问题时,63%的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能”, 36%的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偶尔能”,1%的学生选择了“不能”。

4、在调查“你觉得看书和看电视,哪个你更有兴趣?”这一问题时,63%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看书”,25%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 12%的学生选择了“两个都没兴趣”。

5、在调查“在家里,你是用普通话与家人交谈吗?”这一问题时,54%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是”,45%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有时用普通话,有时用方言”,1%的学生选择了“用方言”。

6、在调查“你希望老师多开展些口语交际活动吗?”这一问题时,68%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18%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随便”,14%的学生选择了“不希望”。

7、在调查“上课时,你踊跃举手发言吗?”这一问题时,37%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是的”,54%的学生选择了“有时”,9%的学生选择了“不怎么举手回答问题”。

8、在调查“你喜欢和别人交谈吗”这一问题时,13%“很喜欢,和陌生人交谈一点也不害怕”,68%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如果对方是我熟悉的人,我就喜欢和他交谈”,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喜欢说话”。

9、在调查“在和别人交谈时,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并且注意文明礼貌吗?”这一问题时,74%的被调查学生选择“能”,14%的被调查学生选择“有时能”,12%的学生选择了“没太注意”。

10、在调查“别人讲话时你能认真听吗?能明白别人讲的是什么吗?” 这一问题时,77%的被调查学生选择“能”,19%的被调查学生选择“有时能”,4%的学生选择了“不能”。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课的现状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1、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口语交际课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生动的形式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喜爱,他们大多数都希望老师多开展些口语交际活动。

2、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自己对待口语交际课较为重视和认真,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改变学习方式,从而使口语交际课更为生动有趣。

3、在调查学生上“口语交际”课时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话吗?这一问题时,发现一小半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偶尔能”,分析原因,可能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对联系学生生活上存在一些问题。

4、在调查学生“上课时,你踊跃举手发言吗” 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有时能”,说明自己在引导学生说话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需做进一步的调整。

5、《大纲》开设口语交际课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更好地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提供服务,不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效果不是特别好,首先自己在这方面重视还不够,日常中指导联系的较少;其次由于自己在联系实际这方面对学生渗透不多,从而使学生自身也不太会把口语交际课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建议自己今后在这方面要进行一定的修整,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7-8月份,利用暑假时间学习了相关书籍和资料,及时整理,将好的思和方法运用到我的课题之中。

9月份至今我积极准备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喜欢口语交际课,使“口语交际”教学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1、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多赏识儿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2)多让儿童体验生活,留心生活,观察大自然,鼓励他们大胆地说生活。(3)多和儿童聊聊他们喜欢的生活话题。

2、营造口语交际的和谐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小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允许他们出现错误,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或奖励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营造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有学生在说或表演时,其它学生不屑一顾、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试问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呢?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

3、利用生活实践活动,增加口语交际的机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交际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活动将“口语交际”引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如参加学校组织的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参加课本剧表演、讲故比赛;参加校干部、班委竞选;每周一的国旗演讲……这些活动将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锻炼和展示,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口才学习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生活是大课堂,教室是主阵地,我们做教师的要处处留心,做“口语交际课”的有心人。如教《教你学一招》一课时,通过观察,我发现班里近来男生喜欢玩溜溜球,女生喜欢编绳子等。于是抓住机会让孩子互学本领。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学的本领,其次让学生说说学本领的过程,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看谁的本领最高,看谁把学的过程讲得最清楚,最后鼓励本领高的学生当老师教大家。这样一来学生在快乐地玩中不知不觉进行了口语交际。

1、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提高。特别是一些不爱说,不敢说的孩子有了表达的信心。

2、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为练习写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初步形成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这段时间里,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迷惑,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同时在教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次尝试小课题研究,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力不从心,还需要加强学习。本学期我带一个班语文兼班主任,还带两个班的思品课,繁杂的工作让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好好做教学研究工作。而且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偏多在进行研究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本学期小课题的研究时间非常紧张。针对这一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求自己克服困难多辛苦一些。合理规划时间,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斟酌对策,不断完善。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仅仅通过结题报告进行了一些经验总结与探索,还远远不够,这个工作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徐颖 小学语文教育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论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韩艳梅 教育评论

4、《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构建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互动环境》 姜亚杰 上城教育研究

6、《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 漓江出版社

7、《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 费蔚 浙江教育出版社

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孟庆茂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希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希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1、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2、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1、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

2、各年龄班如何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主要选择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通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可以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起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非常快。如,我们在12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11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建议,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的其他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意义的经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角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如何------记录下来,便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做出调整。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起止时间要解决的问题负责人20xx.1------3月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

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

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合适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情况和老师的意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并进行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我园于20xx年1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获。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资料,编制了自己的园本教材。华夏幼教中心的孩子爱游戏、玩游戏已蔚然成风。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列举如下,请总课题组检查验收:

1、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个民间游戏,分为体育类、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并对这些游戏作了相应的创新改编,并已经汇编成册(见《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其中三篇被收入20xx年4月淄博总课题交流会《阶段性成果集》。

2、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

我们对开展的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多元价值分析,发现通过丰富的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智力、体能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很快。我们已经制作游戏观察幻灯片5个,整理出论文十余篇并编印成册,其中论文《亲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园地》20xx年第一期发表;课件《捉不住的小鱼》、《我和报纸做游戏》获“解读儿童游戏,走进童心世界”课件大赛一等奖。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参观交流的老师都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年龄!”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很受欢迎,在学校里,不论是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学习知识还是与人交往,他们都出类拔萃,应对自如。

3、做游戏、爱游戏形成幼儿园的特色。我们根据游戏活动的经验,编制了分年龄段的案例设计集(《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并保留了幻灯片资料;根据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我们把每年的四月为“游戏月”,每年十月举办“亲子运动会”。每天下午4点后,全体小朋友都参加户外游戏,游戏已真正成为华夏幼教中心的传统和特色。

4、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是一条线,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游戏筛选、游戏组织到后来的游戏观察、游戏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现在,读专业书籍的多了,游戏时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会制作课件的多了。”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我更有体会,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到会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她们已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些都得益于总课题组的引领,我们确实在课题活动中学到很多。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四

1、课题的提出

1.1选题的背景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不论是《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是上级下发的文件中,都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和指导,一些校园精心打造阅览室,设置阅读课,举办阅读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课外阅读行列中来。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是对课外阅读重视了。而其实呢,从很多老师和孩子口中得知阅读课就是大家所公认的副科,他们从来就没有转变过以往的看法。

原因可想而知,首先是老师们的观念还没来得及转变过来,孩子们也只是学着老师的口吻人云亦云罢了。其次也许是从事阅读课教学任务的老师所上的课或者所推荐的书目吸引不了孩子眼球的缘故吧。

1.2课题的实践好处

第一,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得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的导入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一下子就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2、有效的导入能够铺设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3、恰当的导入对学生起诱导作用,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情绪沿着教师事先设定的方向前进。4、导入对整堂课起总领的作用,主要表此刻对对教学过程的驾驭和教学资料的总体把握上。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王宝大的导入技能

哈尔滨师范大学王宝大教授在《导入技能结束技能》一书中指出课堂导入的一系列目的:导入新课,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境等等。

2.2胡淑珍(1996)的课堂教学理论

导入也叫开讲,她认为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3阎承利(1999)的课堂导入艺术

提出了新课导入、设计导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介绍了某些学科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

2.4爱伦的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包含对课堂导入技能系统研究,给出了导入技能的定义:教师用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

2.5c.特耐提出的导入功能

导入功能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在新的教学资料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导入要构建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好处地开展学习;导入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2.6《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务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料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取,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构成。

3、课题主要研究资料及方法

在阅读课教学时,透过多种形式的导语设计,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迅速融入到课堂中,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1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3.1.1趣味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之所以务必搞笑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就应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用心化。充满情趣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们往往会在简单愉快中到达默契交流。

3.1.2发展性原则

用贴合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刺激“作为课的开始,能增加学生欢乐之情感体验,能鼓舞学生深入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孩子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原有的知识水平,使感知、记忆、思维等过程优化,由量变到质变,促进智能的不断发展。

3.1.3针对性原则

课堂导入适用于实际教学中,由两方面需要兼顾:一方面要针对教学资料的特点而设计。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潜力、兴趣爱好等而设计。如低端能够从讲故事、做游戏等入手,中高年级能够从比较、设置悬疑、朗读、创设情境等方面入手。

3.1.4启发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内心状态,就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期间所学的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用心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必能引起学生对新学习资料的热烈探究。

3.1.5创新性原则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跟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好处,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一般来说,导入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就越能留下疑窦,越能吸引人。因为心理学研究证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3.2课堂导入的形式

3.2.1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音乐、绘画等多种手段,制造一种贴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用心的学习状态之中。

罗老师在引导孩子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书时,先让孩子们看一段视频。孩子们在观看这段视频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着狐狸一家的安危,当看到挖掘机一点点地捣毁狐狸的家时,孩子们的神情变得越来越紧张。罗老师就在这时把视频戛然而止。之后,它让孩子们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在孩子们说到狐狸一家正遭受着灾难时,罗老师紧之后让孩子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狐狸一家躲过这场灾难孩子们纷纷说了自己的办法,罗老师没有多作评价,只是说孩子们真会想像,帮狐狸一家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之后她把话题一转,说:“孩子们都别着急了,老师告诉大家,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狐狸爸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狐狸一家躲过了这场灾难。你想明白这个好办法是什么吗请你赶紧拿起书本阅读吧!”罗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教室里只能听到了孩子们翻书的声音,可见,孩子们对此刻的阅读是多么渴望。

3.2.2温故知新导入法。新课导入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结。透过复习已学过且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导入新课,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在师生共读《西游记》一书时,为了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在开课前,先让孩子们回顾了此前所学资料,为继续阅读作好了铺垫。“话说孙悟空大闹天空激怒玉皇大帝,被如来佛祖擒拿,压在五指山下。这五百年来,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你能来说说它都吃了哪些苦吗”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就开始畅所欲言了。有的说他连水也喝不到,真可怜;有的说只能靠路人丢给他的东西作食物;有的说成天吃不饱,还挨冻;有的干脆找出书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我说:“是阿,大家和老师一样,也都十分同情孙悟空,想帮忙他摆脱眼前的困境,是吗”孩子们表示赞同似的点点头,我紧之后说:“之后,孙悟空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等来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想明白他是怎样得救的吗赶紧翻开书,看谁最先明白,告诉我们大家。”如此一来,不但复习了旧知,同时激起了阅读新资料的兴趣,大家还在憋着劲儿地比,谁先明白答案,好告诉大家。

3.2.3表演导入法。导入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之前先排演好阅读书籍中的一个场景,然后进行学习,能够燃起孩子参与阅读的激情。

如在推荐《木偶奇遇记》一书的阅读时,顾老师采用了先让孩子们表演书中的一个故事《小木偶的故事》,老木匠给了小木偶一个“笑”的表情后,小木偶出门了。它首先碰到了小红狐,小红狐设法骗走了小木偶的红背包,但因为它只会笑,结果被熊警察、小兔子等动物误解,以为小木偶在撒谎。小木偶委屈极了,可又没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它感到很郁闷。之后,小木偶碰到了蓝鼻子女巫,神奇般地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表演完后,顾老师让孩子们说看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孩子们一边观看表演,一边就在阅读书中的故事,在嬉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顾老师说:“小木偶拥有了人世界所有的表情以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能够去阅读《木偶奇遇记》一书,书中将会告诉你更多搞笑的故事,你也将会表演更多的故事。”在顾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阅读的兴致高涨。

3.2.4质疑导入法。质疑导入法也叫设置悬念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对新奇、新颖、不平常的现象和事物感兴趣。因此,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就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提出对孩子来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

我在推荐《再被狐狸骗一次》一书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先出示狐狸的图片,让孩子们或说说对狐狸的认识,或讲讲自己所明白的一个狐狸的故事,把孩子们对狐狸的评价写在黑板上(字体较小)。然后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其他孩子对狐狸的不同评价(字体较大),同时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之后陈述老师的观点:你们的评价老师觉得有道理,他们的评价老师也觉得有道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你仔细阅读《再被狐狸骗一次》一书中的两个故事《瞎眼狐清窝》和《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说说你的感受。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新书的阅读当中,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方法不仅仅启迪了孩子的思维,也起到了推荐阅读的目的。

3.2.5背景介绍法。介绍作者、主人公、时代及写作背景等来铺垫主题,导入新课。

登)4)封面上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故事中三个重要的主角。这只个头最大的猫,名叫亨利,是一只忠诚、憨厚的猫。这只老鼠叫塔克,聪明机灵略带一点市侩。(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应对朋友,他还是把一生的积蓄贡献了出来。还有一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文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柴斯特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大家再猜猜这本书讲述的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开始阅读吧!在介绍完这本书的封面以后引导孩子们阅读,激起了孩子阅读的渴求。

3.2.6朗读激趣法。配乐朗读书中的一段话,阅读分析后导入新课,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在推荐阅读《昆虫记》一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下面的昆虫中你最喜欢谁你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吗一孩子说喜欢萤火虫,我就立刻出示了书中写萤火虫的精彩片段。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能够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能够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仿佛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牛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能够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就能够安静地美餐一顿。

请你读读上面这段话,说说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受(生说阅读感悟)。紧之后告诉孩子们这段话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此书里面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喜欢的同学就赶紧去阅读吧。上面出示的这段文字主要呈现的是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读来饶搞笑味,孩子们也挺喜欢。让书中的文字自己来打动学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确实是个好办法。

3.2.7故事导入法。老师们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资料时,学生的用心性很高,对这些资料个性感兴趣,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资料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引导阅读《斑羚飞渡》一书时,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突然发生了火灾,大火迅速包围了森林,烈焰腾腾、火势凶猛。就在这火海里一大片黑压压的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骤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内部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生存下来。这小小的蚂蚁能做出这样的壮举,同样,书中一群温顺的斑羚也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伟大壮举,这天我们就要共同来读一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书。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孩子们阅读的激情很快被点燃了。

3.2.8游戏导入法。导入艺术生动,活泼,搞笑,即借助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这一焦点上,巧设悬念,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透过游戏后的提问,提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在引导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时,我先给孩子们做了个游戏。先由一孩子蒙上眼睛,表示看不到世间的任何事物。另外一些孩子则分开蹲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当作花草树木。然后由蒙着眼睛的孩子来到花园里,寻找春天……(尽可能多让几个孩子体验失去光明的痛苦)紧之后让刚才体验过的孩子来说说看不到光明的感受。小结: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阿。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这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此外,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解题导入法,巧引诗文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不管是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选取合理的导入方法,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转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

导入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导语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导语的科学性、时间性,必须要精练、灵活、新颖,让它更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为点燃学生的阅读心灯服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五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永春仓满幼儿园课题组执笔方莉梅

一、问题的提出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基本可以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0

后测

0

5

30

1

6

28

4

6

25

0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

比较兴趣: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

基本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

项 目

指 标

能听辩出本土音乐

能拍出本地音乐的

典 型 节 奏

能哼唱出几种本土

音乐?

会用几种乐器演奏

简单的本土音乐

不会

1-2种

3种以上

不能

基本可以

不会

1-2种

3种

不可以

基本可以

可以

前测

22

10

3

35

0

0

17

11

7

25

6

4

后测

2

5

28

3

3

29

0

1

34

1

3

31

实践成果

教学上的收获

1、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您正浏览的文章由

(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六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

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前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模式,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核心话题,也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中介或纽带。

学校办学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1%的不合格率就等于100%的失败!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加之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和教学设施在合肥市是一流的,我们具备条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学效能,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本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改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模式,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与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忽略传统教育技能(导入、提问、组织教学、结课等)的有效性发挥,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最终实现传统和现代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最根本的落脚点是:看它能否提高教学效率,能否增强教学效果。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搭建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通过此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新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多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建立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较高的有效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活动都是学习,而通过后者建构的是无法靠他人传授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教师要想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有效地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作为一般的教学常规,备课有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实际。而且前三备都要落脚在备学生实际上,教师备课只有坚持这一点,课堂的教学才是高效益的,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生动、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七

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10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10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潜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校园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校园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2010年11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校园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贴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贴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贴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潜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证明鉴赏潜力越来越高。

2.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潜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潜力以及语言表达潜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用心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潜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潜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理解,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潜力,相信他们有鉴赏潜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证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推荐。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简单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用心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能够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透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潜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决定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理解批评的潜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潜力。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八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1.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了黄大龙、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学习了《蔡明讲语文》和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2.酝酿制订了方案,我们的方案获得市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们积极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09年9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20xx年3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10年3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细致描绘》

10年10年4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0年4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xx年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20xx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学校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学校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20xx年11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学校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本课题研究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符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符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表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积极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鉴赏能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表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建议。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轻松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积极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可以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20xx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新生代教师,青年名师梅洪建听课后的评价“a.一直以来,在功利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分数早就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朱建荣的课让学生不是站在写的角度来审视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评者”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理想创作能力和批评鉴赏能力。这个过程不是对别人作品评论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b.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在阐释性的语文中,早就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课文的美点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内容性的再现之中,在“意”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荣的课堂中,不但达到了“文”“意”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能力。c.一直以来,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但在朱建荣的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接受批评的能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能力。

20xx年10月朱建荣老师对全市骨干教师上了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作文评讲课。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好评,也为小组内教师作了示范,20xx年上半学期研究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在学校开了一节课题研讨课。通过开课、研讨,大家的指导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们总结了很多文章,朱建荣《学生评讲作文——一举多得》和《生态课堂——给学生的天空》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她还总结有论文《乐学乐教——生态作文师生的精神风貌》、《高素养——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显示了生长性原则》(已发表)、《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体现了生本性原则》、《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丰富了读写结合的含义》、《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课》、《我是怎样教学生互批互评的》等(待发)。施路平《对作文评改的几点建议》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另外朱建荣开了两次市级作文评讲公开课(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在20xx年11月施路平和郑咏梅各开了一节作文指导市级公开课。

9、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和学生优秀的批改作文。也积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于学生评讲,由粗糙到细致了。有了“训练写作——互批互改——互评”完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有由简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训练思路,评讲也有了系统性。老师们的反思也积累了起来。

10、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市教研室高度重视。著名特级教师蔡明和我市教研室书记袁建忠、市学科带头人朱治国、还有市基教科副科长顾松鹤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课后都认为值得推广。10年11月份教研室又推荐朱建荣面相全市开了一节展示课。我们的做法已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同,也在逐步推广中。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比如说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课堂上对课文的批注能力要进一步训练。批改作文也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一次一个点来互批。学生评讲要坚持,评讲也要有针对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

xxx

日期:20xx年x月xx日

小课题结题报告篇九

阅读是一项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增加知识的活动。阅读得越多,人的能力及适应性也越强。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更在乎启蒙阅读意识,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阅读的概念,即要看、要听、要读、通过养成性教育,有力的推动今后的学习。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不识字,但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认真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习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抓好这个时期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对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顺利地完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对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探讨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我们研究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要附加文字作品的阅读材料,从幼儿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观察、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作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1、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对大千世界非常好奇,总想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原因和之间的关系,说明这时期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显示:3—8岁是孩子自主性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文字将与孩子的思维能力相互串联并在生活中发生作用。他们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学习如何看待一张纸、一本书、一则新的知识,也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解释所见的世界,进而自我展现。

2、陈鹤琴的课程理论思想理论,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方法论、目标论,十五条主张,十七条原则,四个教学步骤,五指教学内容等。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幼儿的发展差异,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并且有相应的材料提出和指导策略,通过互助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1、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水平、需求与潜能。

2、梳理有效、多元的早期阅读活动形式与内容。

3、分析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本园幼儿早期阅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以图画读物为主,有机结合看、听、说、玩、演、画等形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形成初步的阅读习惯。

3、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指导,梳理指导策略,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1、采用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意涵和结构因素,并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与此同时,通过年级组研讨,了解本年龄段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以此修正和加深理解“界定”的概念。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交融的情景观察的调查方法,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发展的特点。

2、用理性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构建3—6岁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策略。

3、采用行动反思法进行培养策略的实证性研究。

研究对象:3—6岁全体幼儿

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6月

在课题实施初期,研究制定了一套问卷调查(见附页)

从这份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认为孩子的阅读水平比较低,喜欢听故事,但是不喜欢讲故事,表达能力欠缺,对阅读不是很感兴趣,大多数幼儿喜欢在家看电视,玩游戏,或者自由玩耍,只有42%的孩子喜欢看书,但是他们阅读的习惯不是很好,每周阅读五次以上的幼儿只占20%,能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角色和背景细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的不到10%,由此可见,在家庭阅读观上家长们普遍愿意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与能力,就是不知道如何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和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之后,我们又在幼儿园各班让教师调查幼儿早期阅读的情况

班级人数不喜欢阅读较喜欢阅读喜欢阅读

人数%人数%人数%小一班481736%2246%918%注:较喜欢阅读指不会正确翻书不理解阅读内容,喜欢阅读指能较好掌握阅读方法理解内容。根据这些测试、调查让我们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而后通过收集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使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反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我们把活动室光线充足的地方,用矮柜隔开,铺上地垫,放几个靠垫,作为阅读区,让幼儿随时阅读。为幼儿提供与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有关的书籍:有故事书、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等方面的书,有的是幼儿熟悉的、有的是幼儿不熟悉的。我们幼儿园的图书种类也值得一提,除了故事书、儿歌书、工具书还有自制书。幼儿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自己构思制作图书画册,并将其放在书架上,闲时看一看也别有一番感觉。此外我们除了投放以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读物,还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读物,比如各种音响磁带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生动直观的影视作品中更能帮助幼儿理解水平的提高。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阅读的需要,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例如: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桃树下的小白兔》时,幼儿对桃花产生了兴趣,于是产生了主题:桃花是什么样的。我们通过发调查表,收集有关桃花的图片、图书、vcd,共同探索桃花的秘密。我们还根据主题开展得情况及时更换书籍,利用空间与幼儿共同商量、设计布置主题墙饰,创设了主题墙面与图书融为一体的阅读活动区域,扩大了阅读活动的范围,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在心上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后,我们将故事画成大幅连环画,张贴在走廊里,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经常走去看一看、讲一讲,在这种温暖、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的额阅读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开展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专心地阅读,并坐姿正确,能够按照欣赏读、跟读、朗读的常规要求进行阅读,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要坚持一贯地抓,经常的提醒,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果。

三、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加强指导,增进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学会阅读

(一)了解幼儿在阅读区的活动特点和活动形式

我们要求各班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对幼儿的阅读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独自阅读:表现为幼儿独自一人默默地看书或自言自语边讲边看,这种阅读情况表现在小班幼儿和个别特别喜爱图书阅读的幼儿身上居多。

同伴两两一起阅读:指两个人共同阅读一本图书,可共同翻阅,或一方翻阅一方讲述,或两人边看边讲。

小组阅读:指两个以上的幼儿共同阅读一本图书,边看边讲。这种阅读情况表现在大班幼儿身上居多。

师幼共同阅读:即教师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一本图书,一般采用教师讲述,幼儿倾听的形式,亦可教师边讲述边提问。这种阅读形式一般用于新图书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给幼儿的阅读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二)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

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分组比赛等形式,教会幼儿阅读的有关技能和方法,不如:知道书有封面、内容和封底;阅读时逐页翻阅图书,先看左边再看右边。使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再如,要轻轻地翻阅图书,不撕书不折纸;把书签放在原来的位置不动等。

进行开放性提问。把问题提得比幼儿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保证幼儿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幼儿已有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

开展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活动,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创编表演活动加深对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的印象。

四、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幼儿体验阅读。

(一)在区域活动中发挥阅读的自主性。

自主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我园以此为切入点,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自主性区域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创造提供机会和条件,并通过有效的观察指导,使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高。

1、设计早期阅读区域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2、早期阅读活动与其他区角相结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设计具有不同难易层次的材料,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满足幼儿不同水平的发展需要。

(二)童话剧的排演增强早期阅读的娱乐性

语言活动中我们倡导教师把学过的故事帮助幼儿表演出来,这样幼儿练习角色对话的同时,其他幼儿则可以跟着老师一道复述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气去表现角色语言,用语言的感情色彩表现故事的背景,情节发展和故事角色,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阅读水平。

每年“六一”我们都组织幼儿排演大型的童话剧表演,幼儿好模仿,容易进入游戏角色的特点是童话剧表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前提,这对幼儿的语言如丰富词汇、叙述事件、认识社会及对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他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另外一种阅读形式所带来的快乐。

五、重视家庭阅读,让幼儿感受亲子阅读的快乐。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兴趣,习惯及能力的有力支持,是亲密亲子关系的催化剂,更是开发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通过家园联系栏、自主活动、个别交流等不同方式,不定期地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观,从而拓展幼儿阅读的范围和内容。

(二)、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宝贝创设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指导家长为宝贝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同时为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向家长推荐一些有效的指导方法,如听读启蒙法、讲述提问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等,让孩子感到阅读也是快乐的,进而引发他们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一)通过每学年对幼儿阅读水平进行观察测试,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后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己能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趣味。

2、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大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

(1)获得了翻阅图书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方式和规则。

(2)掌握了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学会看画面人的表情、动作、背景以及串起来发生事件。

(3)对文字感兴趣,能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3、通过研究,大大丰富了幼儿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早期阅读的研究,提高了幼儿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对幼儿在记忆、思维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早期阅读活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年我们都要举行园内论文评比和案例设计评比,其中,苏醒老师的“润物细无声——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被常熟市年会论文录用。

(一)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再完善

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它是基本和相对稳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变的。在阅读中,幼儿离不开听,离不开把感受到的音、图转化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而整个阅读教学中,看、听、说、认既是阅读教学活动目标的内涵,又是具体操作化的指导方法。我们在模式运用中,应以强调“理解至先”为基础,灵活交叉地使用多种指导方法,以适当调整活动过程来优化阅读教学活动结构,使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二)对教师素质的再提高

教师是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学素养对本课题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且幼儿早期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我们的工作更趋于科学、规范,为我们的幼教事业多作贡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课题结题报告模板课题结题报告模板格式》,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标签:2024年   课题   结题   报告   优质   9篇  

本文永久网址: